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投诉


习近平会见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







>
国内要闻更多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组织非法人员   非法强拆企业导致百姓4人轻微伤害
  • 《“世界和平与发展传媒共同体”驰援俄罗斯信息战倡议书》
国际要闻更多
  • 习近平会见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
  • 法国370万人大游行 多国领导人到场声援
国内外专家库更多
历史名家更多
党的建设更多
本站点评更多
工作文件 更多
会内动态更多
关爱专家更多
科研成果更多
专利申请更多
专利转让更多
新农村建设更多
艺术人生更多
领导关怀更多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 中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与本会常务副会长安卫华亲切交谈
  资格查询
学术动态更多
会 务更多
  • 中医大会受表彰人员(三)
  • 表彰先进人物
  • 表彰2011年先进集体及个人
强国论坛更多
诗 赋更多
友好单位更多
  • 中共中央党校
  •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 光明日报
  • 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
  • 经济日报
  •  北京泰远汽车自动防撞器制造有限公司
  • 证券日报
  • 世界华人联合会
  • 河北亚龙集团
  • 香港永才集团
  本站消息
安卫华:开创后小康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从羸弱到强大的历史性跨越。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也未完全消失,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等,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新的挑战。现在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还未啃下来的硬骨头要坚决啃下来,还未解决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彻底解决,确保我国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小康社会。

 
        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从上到下,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形成统一共识,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一要集中优势兵力,打赢歼灭战。明确工作重点、工作弱项和衡量标准,准确把握各自的内在变量,集中优势兵力,跑赢“最后一公里”,打赢歼灭战。二是聚焦突出短板,完成硬任务。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的突出问题,要坚决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要集中打赢;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欠账,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等方面的风险,要重点完成好。三是关注群众所需,提高扶贫质量。进一步深化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驻村帮扶等帮扶措施,有效推动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同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科学精准有效统筹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

        政策稳定,衔接有效。

        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性,推动扶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确保脱贫群众能持续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一是保障优惠政策稳定。确保税收、金融等帮扶政策的优惠力度不减,持续激发扶贫产业的动能和活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优先将贫困退出村和脱贫人口纳入其安排部署,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接续推动已脱贫人口的生活改善,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强化返贫的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健全严防因故返贫致贫工作档案,使工作有记载、成果可考核、问题可追溯,一旦出现因故返贫人员,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及时脱贫。要把农村地区健康扶贫,特别是防止重点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健康扶贫的实效。三是积极创新防贫基层治理模式。建立农民意愿表达和建言献策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农民感恩奋进跟党走,减贫振兴增动力,不断提升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使扶贫过程成为完善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研究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相对贫困在绝对贫困消除后,仍然会长期存在,是一个持久的社会现象。要想有效解决相对贫困人口问题,一是需要转变贫困治理思想。解决绝对贫困时,采用的超常规大扶贫格局不可复制,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时,要转变思路,改变方法。二是需要确保帮扶政策措施持续性。设置有效过渡期,如五年,在过渡期内,有序转变政策供给方式,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政策逐渐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治理的常规性、普惠性社会保障措施。三是保障各级扶贫机构和队伍连续性。及时总结归纳脱贫攻坚的成熟经验和各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五级书记抓扶贫的长效机制,向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做法接续用于乡村振兴及相对贫困治理上。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历史逻辑起点和事件逻辑的基点。唯有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并在此基础上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安卫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访问学者
 
孙建欣: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友 情 链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