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村,好多人都不知道。没关系,搜一下,在全国60万个行政村中找到了:浙北安吉小山村。安吉古有定论:《论语》曰“安且吉兮”。而今更有名气,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青山绿水、白茶翠竹、生态园、农家乐、乡村游、黄浦江探源与探险,亮点多多,看点多多。世纪之作的天荒坪蓄能电站,世界前沿、水头最高、容量最大、可逆式6*30万千瓦抽水发电机组,人工水库绘就“云里玉镜”,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中国最美乡村桂冠,一派山清水秀,风光无限,气势万千。2009年7月22日央视直播“江南天池”,长达5分38秒“世纪日全食”,是240多位专家、数万天文爱好者的狂欢。莽莽竹海惹得导演李安招来周润发、章子怡、杨紫琼等明星大腕拍摄22天,“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成就了李安和他的电影名扬天下。G20杭州峰会期间一群群老外专程到安吉来余村游览观光。安吉余村能不火吗? 从上海坐大巴两个小时就到了美丽的余忖。村口一块巨石镌刻一行苍劲有力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鲍新民老支书说,那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2005年8月15日视察余村讲的。余村成为“金山银山”(下称“两山论”)第一个聆听者,“两山论”首发声源之地。十个红霞大字,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历史总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相似之处。四百年前汤显祖一曲《牡丹亭》唱响天下,同年代的英国莎士比亚一腔《王子复仇记》传遍世界。剧中“做还是不做”,哈姆雷特面临的选择:已知的所知(The known knowns)、已知的不知(The known unknowns)、未知的不知和未知的已知(The unknown unknowns and unknown knowns)。意思是:知道了所知道的(知道了才做)、知道了所不知道的(做了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的及知道了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不做,做不知道的)。中西方在认知悖论哲理上确有差异。多数的中国人选择是: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比较传统,有保守之嫌;或者做了才知道,被动求知。只有少数人未知求知和未知已知,边想边做,边做边想,想中做,做中想。邓小平倡议的“摸着石头过河”、“思想再解放一关,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都印证了这种认知与求知是探索真理的有效途径。马云讲的“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呢”,体现敢拼才会赢,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网传:世界总有专属你的风景。如果你知道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也是如此。朱毛在井冈山会师,继而万里长征,当时好多人都不知道红旗扛多久,长征向何处?革命何时胜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带头人严宏昌他们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得通,更不知道会得到邓小平总设计师的肯定与支持。1980年5月31日他严肃且不含糊地说:“《凤阳花鼓》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后来知道了,才把邓小平的话镌刻在大理石,高高耸立在小岗村口。 革命前辈,小岗村民们朴实无华,他们不是孔明能掐会算的神明,也不见得都知道高深的马列主义。他们只知道听革命领袖的话,听从党的召唤,跟着党走。他们都有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无所畏惧,不怕流血牺牲,一路向前。他们都很幸运,都有“农村包围城市”、“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引,唱着东方红站起来,讲着春天的故事富起来。 时光流转,2003年前后,余村听从浙江省委习近平书记“生态立省”的战略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生态工程,封厂关矿停窑。面对“首富村”、第一个“电视村”、“电话村”等第一光环隐去;面对炸山、开矿、烧窑发生村民惨死,污染造成病逝,村民钱袋被医院抽空;面对厂矿窑关关停停的拉锯困惑,经济一落千丈,“绿的水,青的山,能管饱管富”的指责,老支书犹豫、徘徊、彷徨、迷茫、百感交集。十字路口,脚往哪里迈? 笨嘴拙舌的老支书汇报后,倾听习近平同志面对面耐心分析发展路子,对生态经济开始有点了解。“生态资源是你们最宝贵的资源,搞经济,抓发展,不能见什么好就都要,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不能迷恋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你们关矿停厂是高明之举”。村干部们以往的顾虑和犹豫开始云消雾散,脸上的笑容说明他们理解了原先所知道的,知道了过去所不知道的,开始带领村民探索当下的未知和已知,选择生态文明发展路子,以坚定的信仰、使命与责任的担当,科学的态度,艰苦奋斗,坦然应对种种困难。 余村又开始热闹起来。修复山水,田林一色。生活空间与生产场所把“七山二水一分田”整合成浑然一体。农事、农作与休闲、旅游巧然混搭,天光竹影与碧水绿波相映,乡间小溪漂流与江源深幽互动,品茶采摘笑语,田园诗地发呆。余村的原始生态与时尚WiFi同在,跟当代科技前沿并存。余村成为当代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样板,上海、杭州等地的人连老外都惊呆了,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就连山上的竹笋也耐不住性子,一夜之间窜起102厘米(林业部门实测24小时长高110厘米)。一根毛竹获得国家专利1753项,其中发明专利911项,生产300多种竹制品,一根竹子营收超千元。2001年起在上海拍卖市场安吉白茶多次拍得高价,最高为1克1千元天价。当然不必去细究这些数字,但安吉和余村人确实很有头脑,很有眼光,也很会挣钱:一个小竹篮标价3万,一件竹钎维衬衣卖价600元(标注:吸汗、纳凉),百亿产值的白茶,在中国茶叶研究所测试:氨基酸含量6.25%,高出普通绿茶两倍,而人体蛋白质靠的就是氨基酸,养生保健的上品。习近平同志称赞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余村乍看很土,农家乐外观很原始,内部却很现代,流淌着上海包括欧洲专家设计的时尚元素,很适合人居。余村人就是这样精明能干,把自然山水环境与生态体系精心设计与筹划,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把民宿卖房间变成卖时间卖空间,营造适合不同群体劳作、休闲、撒野、发呆、养生、保健、养老、创业、创新的活动场景,跨界融合为全新的田园综合的生态产业链,把生产、生活、生态升华为体验,提升为产业,升格为业态,升级为模式,转型为消费,定格在效益,蓄银聚金,最终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余村人向来低调,但一提起“金山银山”,嗓门提高八度,习书记最早就在这里讲的,没有一点君子谦让之意。他们可能不知道2003年9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座谈会就说:实践证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是推动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金山银山”,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形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详见中央党校出版社习近平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沿-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历史的像素清晰显示:习近平同志的“两山论”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2001年时任福建省长就提出“建设生态省”的设想:“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承续利用中良性发展”。就是在他的推动下,国家环保总局论证通过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福建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省。说明生态作为执政的战略理念是习近平同志一贯的思想。 大家知道,十八大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提出创建“美丽中国”工程。2015年4月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9月又推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5次会议确定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2017年5月27日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在长篇讲话中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高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中央一系列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讲话,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制度设计与安排,构建完整的布局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和行动体系;制定保障基线、安全底线和利用上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同时进行绩效评估考核、责任追究。可以说,这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更高、更快、更好、更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全面、系统、深刻地丰富“两山论”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更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效更为壮观。 山西右玉近70年、20任县委书记接力传递,带领群众治沙造林建成120万亩的塞上绿洲,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2日在人大会堂点赞右玉精神:“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而塞罕坝人,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369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其中127人刚出校门的大中专学生,第一批扎根塞罕坝。55年来在荒山沙地种一棵死一棵,种了死,死了种,三代人超常的恒心与毅力,终于从一棵树建成112万林海。新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高潮。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行动》报告,说明习近平同志的“两山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思想、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大家可能知道《第三次浪潮》,那是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的全球畅销书。他认为人类社会历经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下一个文明是什么?最初想法是生物文明,他的妻子不同意,认为是宇宙文明或太空文明。1996年加拿大经济学家威克纳格提出生态门槛和生态足迹,引发“全球绿色新攻”(Global Green New Deal)讨论,第四次浪潮再次引起关注。 基于中国发展实践,综合国情世情,我们认为第四次浪潮应该是生态文明。认真解读习近平同志的“两山论”,看看正在建设的“美丽中国”工程,实地体验中国大地红红火火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潮,或许答案就会更加清晰。托夫勒教授也许不知道“塞罕坝”,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为高地。安吉则是安且吉也,余村是天上人间,余村在中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中国人民对此感悟甚深,关爱有加,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路。 党的十九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历史节点,令人深思。在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两山论”的理念指引,祖国大地山青水绿天蓝,更加美丽的中国,更加富强的中国,一定会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放声歌唱吧,美丽的余村。尽情欢呼吧,党的十九大。 张上塘,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副会长。男 ,汉族,生于1943.11.28,福建人。大学本科生,北京外国语学院英系学本科毕业(197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进修结业(1973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83年);(退休前)原外经贸部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副司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