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专家新论 >> 正文阅读

节约——是永恒的主题

作者:本会副秘书长祁建民  2013-02-25 11:40:00

     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从古至今,节约理政的范例不胜枚举。诸葛亮倡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熹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家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总书记也号召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更是坚决的提出了节约治国,节约理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全国各地都掀起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热潮,我们要从每件小事做起,不但要开源,更要节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节约意识明显淡化,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奢侈程度及消费过度已居世界前列。成由勤俭败由奢,一边是能源、资源紧缺,一边是发展方式粗放。铺张浪费,奢侈之风盛行,由一桌饭一头牛,转变成一桌饭一栋楼,虽说法有些夸张,但确实说明了当今过度消费,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更有甚者,一次婚宴,要消费上亿元,好像不花掉这么多钱,就对不起老祖宗。其实,节约照样能办大事,原子弹、氢弹不都是在国家和人民经济困难时期造出来的吗?请问这些成果用了多少个亿。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无可争辩地表明,浪费已成为我国一大普遍而又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许多鲜活的事例可见,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勤俭节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民族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才生生不息,兴旺发达。每个中国人都要想想在西部的大山里,有多少穷孩子还上不起学,有多少人还喝不上自来水,有多少老百姓还生活在贫困线下。
      我们知道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两者关系上的,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果实,只有节俭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叠加,便会产生叠加效应。劳动者创造的成果才会越积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铺张浪费,社会势必走向衰败。
    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人人反对铺张浪费,个个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中华民族会更加繁荣富强。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