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戴焰军表示,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制度治党则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而突出强调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党的建设实际和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关于从严治党方法途径的新论断。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这4点要求,是当前坚持从严治党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而发挥人民监督作用和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两点则指明了坚持从严治党必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戴焰军说。
“通观这5方面成果、6个‘必须’的经验和8点要求,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群众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充满了群众观点、求实态度、忧患意识、担当精神,是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郝立新说。
信号三:螺丝会不断拧紧,发条会不断上紧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们党在从严治党上取得的重大成果、积累的重要经验,认为总体做得是好的;同时也清醒地指出,“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
郝立新认为,这些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党的自身建设有所放松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就像是一辆汽车或者一台机器,运行一段时间后,螺丝或发条就松了。”郝立新说,教育实践活动其实就是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的过程,而且总书记的讲话已经透露出明确信号,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就是要以严的精神、严的措施把这个过程常态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说,“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可以肯定,教育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推进从严治党会更有力度、更加制度化。
信号四:等待观望不如主动适应新常态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谓“为官不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在讲话中,总书记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直接回应——
“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
“我们现在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不是过严了?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要求早就有了,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
郝立新说,这样的回应体现出党中央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敢于碰硬的担当精神,也提醒那些等待观望,盼着活动结束就松一松弦的人丢掉幻想,主动适应作风建设和从严治党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