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周易》上经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博大精深,内容浩瀚,但是归纳起来,我们可以把这三句话作为它的核心内容的总纲,也可以说,它是中华经典文化的总纲,因为它从根本上为人类指明了方向。
第一纲“与天地合其德”及纲中之纲“公”
“与天地合其德”指的是精神、道德、品行范畴,是人类生存、生活的社会环境准则,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是人们正心、提升生命层次的保证。
天地生它不自生,一切为了生育万物,丝毫不为自己,全是奉献,没有索取,天地的高尚品德,为人类树立了榜样,人人都有着像天地一样的品德,人类社会就会象天地那样和美长久。道德高尚的社会会形成巨大的正能量场,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生活必然会顺利、健康、快乐、幸福。而且,社会环境的正能量场对人们生命升华到与日月合其明的高层次人生境界会起到加强能量的作用。
天地的品德普施到宇宙万有万物,但是天地的品德归纳到核心上就是“公”、“公共”。“公”的品德也就是天地宇宙的根本法则。孔子在李运大同篇中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就是为天下所有存在,为天下众生,为全人类。因此,古今所有圣贤,伟人所想所做,所倡导的一切都是为公。公是宇宙天地的品性和法则。与天地合其德就是为公。
公体现了宇宙的整体性,宇宙是一个所有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公共。
第二纲“与日月合其明”及纲中之纲“中”
“与日月合其明”指的是通过修证体悟使生命升华到光明境界,有着太阳、月亮一样的光明,这样就进入了智慧的层次,得到更加健康、快乐、幸福,直至成就至乐至善的光辉人生。
曾子在《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通过明的修证进入到明亮的德性境界。子思在《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人的自性本身就是明亮的,通过明的修证,就会进入明亮的境界。
这个明亮的状态,在人体生命中就是中。子思在《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意识心不起,心情没有喜怒哀乐的时候,就处在定静的明亮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人体生命的中。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此,“与日月合其明”是人类必须遵循的纲领。
太阳月亮的光明照亮世界无一遗漏,没有任何偏差。光明是正大的,正大就是中正。子思在《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个大本就是宇宙的本体、本性,也就是能量。能量是放光明亮的,明亮的能量永远是中正的,永远处于物质形体之中。光明是宇宙、天地,是人体生命的起源本体、本性,永远处于宇宙,人体生命的先端核心之中。这个中不偏不倚。中说正气、正能量,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中是正心、正念、正方向,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是修证体悟,使人体生命升华到光明智慧状态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中是与日月合其明这一纲中的纲领。
中是宇宙的本体性,本体是宇宙万有万物的发端和起源,永远处于宇宙、天地万有万物的核心之中。这个本体永远中正不偏,正大光明。
第三纲“与四时合其序”及纲中之纲的和
“与四时合其序”指的是人类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准则。人们生存、生活能够顺从宇宙天地运行的四时规律,与气候自然变化相和谐就能顺利平安吉祥。
孔子在《周易》坤卦彖传中讲:“万物资生,乃顺天承”。是说万物都是依照天地四时的变化规律产生生存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依照宇宙天地的运行规律,规范现在的生存生活。
两位圣人都是教导人们要与宇宙天地运行的秩序相一致,与宇宙天地运行的顺序相一致,就会与宇宙相和谐,就会与宇宙的能量相融合,就能天人合一,就会顺利平安、健康的生存生活。因此“与四时合其序”是中华经典文化的总纲。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指的是物质,阳指的是能量。物质是由能量的相互作用(冲)聚集凝结而形成的(和)。因此,物质看起来的现象是物体,(负阴)其实内在是能量的聚合(抱阳)。物质是能量的聚集凝结是和,能量要顺从宇宙天地的运行才能聚集凝结是和,物质要符合宇宙运行规律才能存在是和,由此可见,和是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万有万物产生、形成、存在的关键。
孔子在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指的是天理,也就是宇宙的法则、规律。宇宙的法则规律中和是最为重要的。
子思在《中庸》中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人处于无私无念的和的状态就达到了与宇宙运行规律相一致的境界了。
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和在宇宙天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宇宙中的重要法则。因此,和是“与四时合其序”这一纲中的纲领。和是宇宙的聚体性,聚体性就是聚合凝结成形态,形体的性能。由此,形成万有万物的形态形体。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高度概括了人类生存、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是《周易》的总纲,是中华文化的总纲。公中和又是总纲中的纲领。三句话总纲,三个字纲中之纲,人类只要认真遵循这三句话、三个字,就一定能够顺利生存,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
孔子智慧对人类现在的重大作用
孔子在《周易》中所讲的圣人的三合不仅说的是圣人所处于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更重要的是给人类指出了应当遵循的准则,为人类指明了方向,以及人人都应该达到的目标。这对于指引人类走出现在所面临的严重自然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生存危机,以及道德危机、经济危机、信仰危机等等危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类从上个世纪开始,之所以进入危机越来越加严重的局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背离了与天地合其德,造成了道德品质下降,背离了与日月合其明,造成了生命境界下降,背离了与四时合其序,造成了身体素质下降。如果人类没有这三个背离就不可能出现现在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局面。因此,人类要想克服当前的危机,就必须扭转背离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处境,回归到与之相合之路。
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主题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会上,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他们为人类找到了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的良方。可是解决人类生存下去的孔子智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没有指明。因此,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没有见到落实孔子智慧的具体行动。今天,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上,我庄重地向大家介绍,向全人类报告,我认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就是指引人类21世纪生存下去的孔子智慧的具体内容。全人类只要以此规范我们的行为,认真地升华生命层次,不但能够顺利生存下去,而且还会生活地更美好。
各位领导,各位教授专家学者,各位企业家,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生活的都很富足,但是每人也有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身体不够健康,有的心态不够平和,有的经常有这样那样的烦恼,该如何解决人生的缺憾,孔子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指明了每个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古人讲:“人人皆可为圣贤”。人人都有圣贤的能性。圣贤本身是常人做,就看常人修不修。只要我们按照孔子讲的进行道德品性的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大公无私的公共觉悟,做到与天地合其德;进行生命升华的修证,正心、修身、性命双修,做到与日月合其明;进行生存规范的修行,起居劳作,衣食住行,遵循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到与四时和其序。这样我们每个人就会没有烦恼、痛苦,没有曲折、艰难。就会成就健康、快乐、幸福、智慧、财富、长寿的人生。如果更加精进将会生命升华到光明的高层次境界,进入与日月合其明的状态,那就会得到至善至乐,成就更加辉煌的圆满人生。西方的一位哲学家罗素曾经预言:“今后的中国将在人类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人类全新的希望。”这个希望是可以实现的,因此,中国将取得最高地位。
同志们,朋友们,人类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能够给以人类全新希望的就是揭示宇宙法则规律的中华经典文化,就是孔子智慧,也只有中华经典文化、孔子智慧才能唤回人类秘史了的灵魂,因此,学习、传承弘扬传播中华经典文化,孔子智慧,也就意味着拯救人类!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孔子智慧担负着引领人类走向顺利征途的重大责任。让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华文化、孔子智慧的大旗,为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贡献力量!为中华文化、孔子智慧走向世界,引导人类新潮流,实现人类顺利生存、世界永久和平,人人健康、快乐、幸福建立人类最完美的公共社会,努力贡献我们的力量!祝大家健康快乐幸福!预祝大家生命升华,成就与日月合其明的智慧人生!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最后在这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社会贤达、各界精英参加的隆重庄严的炎黄儒商大会上,我提议,我们这届大会是否可以向中华民族儿女,向炎黄子孙,向全人类发起实现一心的倡导,一心就是爱心、就是公心、就是和心、就是正心,就是智慧之心。
这个一心就是运用孔子及古代圣哲及现代伟人智慧生存生活的心,就是运用经典文化使生命升华到智慧层次的心,就是在人类第一次解放人身得到自由之后,要进行第二次解放,也就是心智解放,进入智慧境界,得到自在的心。
实现一心,尤其心智解放成就光明智慧心对于当前人类尤为重要,它是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危机和生存危机,顺利生存、健康、快乐幸福的大同社会的正确之路。
同志们,在这人类最关键的时候,倡导一心,推行一心,实现一心的伟大、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责无旁贷的就落在我们炎黄儒商会的身上,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落在更多的关心人类命运前途人的身上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有着孔子智慧和经典文化的承传,我们有着为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政治家的领导,我们有着广大人民的期望和支持,我们更有着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真心,我想我们炎黄儒商会应该挑起这副重担,我们也有能力挑起这副重担,我希望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倡导一心、推动一心,实现一心,为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