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系列举措推动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医疗、农村电商全覆盖、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多项惠民举措,为河北农村人口谋取更多福利。
河北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 住院补偿提至最高15万元
我省近日出台《河北省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基本框架》。据悉,2016年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进一步提高,由2015年的490元提高到2016年的56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410元,农民个人缴费150元。
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每个参合农民的补偿封顶线为100-300元,参合家庭成员可通用。
该框架要求,新农合住院统筹补偿方案由县(市、区)制定,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要达到75%左右,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提至最高15万元,以保证参合农民最大程度受益。
河北6县列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近日,包括我省玉田县、邱县、张北县、平乡县、威县、饶阳县在内的全国232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列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随着传统的分散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规模化生产,许多农场主面临扩大生产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大量资金。然而,农业生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将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试点地区将结合实际,采取利息补贴、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利用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提供担保、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建立抵押贷款风险缓释及补偿机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由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自愿申请,流转土地经营权需经承包农户同意,确保农民成为知情者、参与者。
2016年底河北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指出2016年河北将统筹专项资金2.88亿元用于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鼓励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到2016年底,在全省实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全覆盖、农村电子商务双向流通渠道全覆盖、行政村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
河北:农宅合作社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目前,我省已在6个设区市12个县(区)20个重点村开展农宅合作社先期试点,共吸收入社农户808户,改造闲置农宅369处。
农宅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与农户合作,通过租赁、入股分红、合作经营等方式,将农民闲置房屋资产整合利用,通过对村中散落、闲置的住宅修旧如旧,进行富有地域特色的装饰,使之成为集乡居休闲、农产品采摘、民俗文化和传统美食体验等多种业态为一身的乡村生活服务综合体,成为都市人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的好去处。
农宅合作社组织化模式畅通了工商资本向农村的流动渠道,有效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瓶颈问题,还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首批20个农宅合作社试点村不仅对闲置农宅进行集中改造,还对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绿化,通过农宅合作社发展旅游等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
河北省推行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
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推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形成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同步提高、“两线合一”工作机制。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脱贫,确保到2020年全省146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