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后生土地 >> 正文阅读

清华等7校联考时间确定 北大联盟增至13所

来源:新京报  2010-12-15 11:32:38

  ■ 专家观点

  结盟争生源?要看考试时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昨天在电话里表示,这三个自主招生联考是个好的改革方向,改变了以前自主招生各自为政、考生四处赶考、增加考试招生成本的情况,“但这一评价的前提是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机会”。

  自主选拔不能成“小高考”

  熊丙奇认为,三个联考是否通过结盟来争夺生源,是否能扩大学生的选择机会,“判断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他们是否错开了考试时间。如果考试时间在一天,毫无疑问就成了对抗性的争夺生源行为,就成了‘小高考’,缩小了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权。”

  他认为,如果错开了考试时间,考生最多可选择十几所学校,这对考生选择权是很大的解放,“自主招生的竞争性和选择性就增加了”。

  熊丙奇坦言,如果错开了时间,但考试时间太集中,学生负担必然加重,因此联考形式必须改革。考的是能力,“不能一天考七门,从早考到晚”。他主张可以多次考试,均有效,“其实现在每次模拟考试都可以去申请”。他说,如果站在为学生服务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的。

  自主招生政策应调整

  熊丙奇说,目前的自主招生联考需通过笔试、面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参加高考、填报志愿,“但这仍以集中统一考试为前提,都是为集中录取服务,都是为高考做准备,这对考生选择权并不利。”

  他主张,教育部应调整现行自主招生政策。目前联考的所有设计均是考生获得一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即下降二三十分,“这必然会变成抢生源”。他说,要提高联考的地位和影响力,教育部就应将招生权完全给高校,获得资格的考生,不再用统一高考把关了。

  熊丙奇说,这种情况下的自主招生政策与保送生制度有很大区别:有联考,学生充分选择权,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考生可以拿多张录取通知书,是大学“被选择”,让大学有竞争的氛围,不是扼杀选择权利来抢生源。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郭少峰(除署名外)

上一篇:没有了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