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从国学智慧中提炼人生哲学”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微博]  2011-09-26 15:22:08


  深圳商报记者 何文琦

  中山大学逸仙大讲堂之“国学与传统文化”高端论坛上周末在深圳商报二楼报告厅亮相后,引起很大反响。这也是中山大学首期“CEO(董事长)领导者课程班”的全新课程。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担纲该班班主任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总裁李万寿先生。

  他表示,传统文化的培养和浸润至关重要,不仅应该融入企业管理中,同时政府也应该在对孩子的培养中下大力气,对传统国学宝库进行系统挖掘和整理。让更多的人从国学智慧中提炼人生哲学,感悟精神追求。

  文化看似无形其实并不虚幻

  本次大讲堂是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借中山大学首期“CEO(董事长)领导者课程班”开学典礼之际组织的一次活动,由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深圳报业集团主办,中山大学深圳校友会、中山大学股权投资研究中心协办。同时也是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深圳报业集团展开合作的开始。

  李万寿介绍说,周六下午,著名史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郭世佑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以精彩演讲带领大家在国学的世界中遨游。接下来还将邀请专家进行国学讲座。他表示,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有着自身知识结构、管理经验以及相关思维方面的欠缺,将通过国学、管理哲学以及发展战略等多方面的培训,为大家澄清很多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视野和眼界。

  作为国内第一代创业投资人,李万寿领导下的“创新投”已经成为国内创业投资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名牌企业。李万寿坦言,企业经营如果浅层次地看,只会看到产品。但实际产品经营有时不如技术经营,而技术经营有时不如建立一个行业标准,建行业标准有时又敌不过企业文化的经营。

  他认为,文化不仅物化在产品中,也物化在服务中,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文化的浸润,既要吸引西方文化,更要传承中国文化。其实很多中国文化中的精华,西方也在运用。前不久他前往瑞典的一个孵化了不少企业的大学时,发现墙上绘画、企业logo以及企业介绍的ppt中,强烈地呈现出东方文化的很多内涵。李万寿认为,“现在东西方文化正在相互吸引,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文化不仅是标志、是符号,更应该自上而下全面贯彻到企业中。”

  “文化看似无形,其实绝不虚幻。它会影响企业发展战略,影响企业对员工、股东乃至社会的态度”,李万寿介绍说,“接下来还会安排一批国学讲座,让大家从国学智慧中提炼人生哲学,规划企业发展。”

  国学热是一种精神追求

  在李万寿看来,国学绝不是纯理论形态的单一伦理道德,而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每个人的世界观,做人做事、对待家人的准则,以及生活哲学等。谈及对当下国学热的看法时,他认为,“这些年来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在打破旧的东西的同时,把很多好的、有益的东西也打破了,使得现在很多人缺失了精神追求。如对孩子来说,他们对周边世界的态度、对自我的态度,对社会公德的遵守等,这些方面的培养很多都忽略、甚至否定了。此时国学热的出现是一件好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自身精神追求的一种向往。人们希望通过在传统国学中追求一种精神的安慰,具体就是期望对于世界观、人伦关系、性格志向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文化的力量。”

  现在有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私塾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李万寿说,这其实反映了一种对应试教育的失望。普通学校基础性的教育也很重要,但往往这种课堂学习是灌输式的,和未来的需要有时也挂不上钩,而且学生们的参与性差,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挥不多。这导致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去接受传统私塾的教育。他也坦言,这种方式有利有弊,需要家长好好分析选择。

  应系统挖掘和整理国学传统

  李万寿坦言,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学又是一种体系不够完整的概念,所以会出现国学教育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不正确对待,将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实质和形象,导致形式主义和浅薄低下。他表示,政府和学校应该主动来满足人们对于传统国学的热情,通过高质量的读物、培训等,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具体来说,学校可以设置国学课程,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来满足大家的需要,并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国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李万寿坦言,与其让民间自发地做国学培训,不如政府对于国学宝库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有意识地体现在课堂教材中,从孩子抓起。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