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部门不协调减弱政策执行力
除了简政放权,多部门的“协调”也是提及颇多的一个词。
在第三督查组的报告中有一条:涉及多部门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难度大,有些已经出台的配套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各部门普遍反映,国务院出台的有些政策需要制定实施细则,这些细则的制定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协调难度大,难以按时出台,或者出台后含金量大打折扣,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比如,国家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但是由于办理手续比较复杂、周期长、担保条件要求高,毕业生很难找到担保人,真正获得贷款的毕业生不多。
在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你这里写的,创业大学生要享受政策优惠,必须还要申办两个证件。这是怎么回事?”李克强指着手中的材料问道,并且要求,“你们要认真了解一下情况。”
“督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克强说,“我相信,今天的汇报材料可能还经过了一些‘过滤’,但只要能把材料中的问题全部筛选出来、推进整改,对各项政策的落实就能发挥巨大作用。”
在第四督查组的“下一步建议”中写道:“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对于部门间的不同意见,严格按照《国务院工作规则》要求,加强司局长、副部长及部长等各层级间的沟通协调,对于分歧事项确实无法达成一致的,要列明各方理据报请国务院裁定,确保各项工作任务严格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问题3:少数干部担心“多做多错”
在8份报告反映的问题中,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配套”不足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第一督查组的报告中举了一个例子:根据2014年4月出台的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在校高校毕业生要享受到这个政策,就必须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由于手续繁琐和面子问题,高校毕业生普遍不愿意申办这两个证件,导致该政策难以落地。
关于“政策措施不配套”的例子,在第一督查组的报告中也有体现,比如“大气十条”要求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但相应的排污收费政策迟迟未能出台,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在第八督查组的报告中写道,国家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但因有关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有待国家口岸部门加以完善,落实不够顺畅。在最早开展试点的广州“南沙”口岸,“三个一”只能在进口环节开展。
对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及的“懒政”问题,在此次督查中也发现了问题。
第八督查组在“存在问题”一部分中,第一项提及的就是“少数基层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和主动作为,对政策学习不透,拿捏不准,担心‘多做多错’,对政策落实不力。”
声 音
目前在政策落实中确实存在推诿扯皮、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等问题,也存在‘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等现象。但同时让我担心的,是一些干部缺乏责任意识,遇到困难躲着走,不作为、不担当。这样的‘懒政’更危险!
——李克强在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