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调控新政
继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后,北京市于4月30日制定《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再推十二条调控措施。
作为第一个积极响应“新国十条”的地区,北京出台的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从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这是全国范围内“限购令”的开山之举,旨在对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实施严厉打压,成为北京楼市年内的一枚重磅炸弹。几个月后,深圳、上海、广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陆续颁布“限购令”举措。
国五条
9月29日,国家有关部门下发通知,推出五条措施进一步推进房地产调控,这被业界称之为“二次调控”,又称作“国五条”。“国五条”的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在首套房首付比例、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外地人购房、限购以及地方政府问责等方面,“国五条”政策是“新国十条”的细化和深化的补充。从此,个别城市出台的“限购”和“限贷”等政策迅速推广到全国。
580万套保障性住房
2010年初,全国和北京均下达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到去年底,全国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已经达标,而北京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2.5万套,超额完成全年新开工13.6万套的任务。
住建部去年底发出通知,2011年计划安排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大大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保障性住房计划如果顺利执行,必然给房地产市场格局带来重大变化。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表示,按照这个建设速度,保障性住房的比重将从目前不足10%的水平逐步提高至“十二五”末的20%,2019年可实现保障30%人群的目标。晨报记者 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