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埃及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直言:“我们一致认为以色列滥用武力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对停火不断遭到破坏,以色列方面至今未初启开门和谈深感遗憾。”
王毅指出,中国是以巴和平的坚定支持者和斡旋方,为尽快停止战争、推动恢复和谈,中国愿意关于提出解决以巴冲突的五点倡议。
王毅强调,以巴冲突的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中国一贯支持巴人独立建国的正当要求和合法权利,并且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在以巴冲突当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于以巴冲突,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在2012年11月19日,当时的外交部长杨洁篪与埃及外长通电话交换加沙局势看法时就表示,中方对以色列持续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表示严重关切。无论有什么借口,滥用武力,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都是不可接受的。
对比两段讲话涉及的内容,观点是基本一致的,但王毅外长的讲话,对以色列滥用武力,未打开和谈大门的批评更加直接,更有力度。以巴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事实上以色列动辄滥用武力、造成平民伤亡正是一大障碍。
中国外长的这番表态,并不是在简单的同情弱者。其实在西方国家中,以色列是少有的长期与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的国家。但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并没有因此偏袒以色列,而是直言不讳地说话,帮助弱者巴勒斯坦方面讨一个公道。
从这样一种外交做法,分明可以看到中国坚持的是“正义外交”,而且这一外交表达正越来越自信。
“正义外交”是中国一贯的外交思路。只是以前由于中国实力不济等原因,时常表现出无力、无奈,让“正义外交”无法充分表达。比如在联合国安理会形成决议,对于不认可、不同意,或者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的,常以投弃权票表明态度。
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的上扬,“正义外交”的外交方向近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