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

2014-08-25 16:38:09

  楚庄王喜欢打猎,大夫们劝谏他说,您怎能不认真考虑敌国晋国随时进攻的危险而打猎游玩耽误国事呢?楚庄王坦然回答道,打猎过程中,我是在寻求勇敢的猛士、强劲的力士和慈爱的仁士,获得这三种能士,楚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怕晋国了,随后他总结道说:“苟有志,则非无事者!”如果立志在心,那就没有什么事是没用的事!这就是,事事皆有用,但求有心人。只有把工作当做虔诚的事业,才能把人生点滴都最大程度地形成合力,似楚庄王这样的事业心,就是一种极度的敬业心,是如同朱熹说的“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

 

  在我们相对固定的人生长度里,每个人能够体验到的人生高度和深度是充满弹性的:是热情去开发自己、贡献世间,还是无奈地答对自己、人浮于事,这与我们能否敬业、能否将手中职业转化为成就自我一生的事业而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喜之、爱之的心期待日出而作,以敬之、乐之的心完成日落而归,那么,我们就征程在了每一个不白白付出、不虚度年华的日子里。只要去尽力而为了、只要去敬业乐群了,那么就是拥有了乐在其中的一生。就如孔子自述平生,他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把学习传道和克己复礼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所以老来回味的时候,纵然这一生有过颠沛流离累累若丧家之犬的狼狈、有过政坛失意不得不远走他乡寻道远方的艰难,但是仍然感觉是度过了陶然忘机、充实快乐的一生,是连岁月忽已晚、人生忽已老都没有察觉的欣然一生。孔子不知老之将至,是日日夜夜对事业的崇敬和热爱让他悠然忽略了年华的劳损、人生的劳苦。

 

  这就是敬业的人生状态,如果我们能将自己所从之业敬为毕生大事、而非仅是职位差事,把职业转化为事业,那么,人对于事业的这份敬意,将促使事业礼敬给我们更多回报。

 

  敬业之功

 

  敬业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功效。敬业,首先是实现了每个人自我层面的完成。

 

  有时候,我们在职场中,之所以会感觉到枯燥而乏味、打不起精神积极工作,之所以会感觉到迷茫而困惑、找不到努力前进方向,之所以会浮躁而思变、无法脚踏实地专心致志,之所以会不满而挑剔、斤斤计较于升降得失,大多因为我们仅把工作看做是应付一时或者是维持生计的度日浮舟,而不是为理想扬帆启航的命运航母。

 

  但是中国文化并不赞同把自己一生的才能就这样潦草打发,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人生发展的大道,才是君子该去认真谋划的。君子为事,是因为这份事业真正有意义,而不是因为这件工作能糊口。找寻到值得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方向,在这条通往理想目标的道路上,一时的穷困与低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没错位在一条自己不敬重、不认可的歧路上,没耽搁在一个自己不适合、不热爱的行业中,没迷失在一种根本不正确、不可靠的诱惑里。如果“道”不对路,那么,越行远越背离自己的初衷、越妥协越荒废自己的人生。

 

  所以,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他告慰了那些困顿于贫寒中犹豫着是否该坚守目标的人们,只要道路正确、坚定前行,那么一切收获都将会顺其自然地随之而来,当下的一时窘迫正是君子轻装上路走向辉煌的重要起点;所以,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安慰了那些挣扎于困境中彷徨着是否该坚持原则的人们,当君子志向远大、目标明确的时候,一定要用拒绝捷径的脚步去一步一步丈量理想的距离,这样的崇敬之心,是人对心中事业的求索,更是事业对值得之人的求索。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那句著名的心事独白,他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生命的尽头回望此生,倘若发现自己每天早出晚归、相伴一生的工作都从未认真投入过、从未敬重付出过,那是否证明,我们有大半的人生都是荒废而过、空虚而度的呢?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