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霍小光、李延霞、黄深钢)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7日下午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着力把握五个方面
谢旭人说,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还需要政策支持,完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施的建设项目,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
谢旭人表示,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央财政支出三分之二用于民生 集中财力办大事
谢旭人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预算安排以及财政政策的制定中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点。
他说,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将分别比上年增长16.3%、16.3%、16.6%,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30亿元,增长34.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8.5%。
谢旭人说,同样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也有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民生开支。上述几方面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
谢旭人介绍说,今年将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一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三是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及城市棚户区改造;四是支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由全国约24%的县扩大到40%的县,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保障范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40元左右。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五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六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