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北京,一位市民从房屋中介贴出的广告前经过。“京十五条”公布后5天,鑫尊置地已关闭50家门店。大可 摄
本报讯 (记者马力)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昨天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解读“京十五条”调控细则。他表示,此次出台的限购政策并不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房价回归合理,限购政策就有可能调整,外地人必须连续纳税或社保5年以上的年限,有可能会放宽至3年。
“限购持续时间会根据效果决定”
近日出台的“京十五条”调控细则中,限购政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北京规定,已经拥有2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将暂停向其售房。外地户籍的家庭,必须提供有效暂住证和连续五年含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且只能拥有一套住房。北京的限购政策被称为全国最严的限购。
陈志表示,北京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作为首都有将近两千万的人口,如果不采取严格的措施,很难把住房需求抑制住,特别是投资性和投机性的需求。而且今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普涨的局面,因此有必要采取比较偏严一些的政策。
此次北京的限购政策并没有设定政策执行的时限。对此,陈志认为,北京出台的政策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的,会根据调控的效果来决定持续的时间。如果房价仍没有回归合理,那么调控就将继续执行,甚至加严。
“限购与户籍联系目前是必要的”
此次北京的限购政策中,对于外地人的需要连续5年以上的纳税或社保缴纳证明,陈志认为,这主要还是为了抑制炒房等投资投机性需求。“很多网友,甚至包括一些专家也在质疑5年的数字。我们陆陆续续看到像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都有类似把限购和户籍联系起来的做法,在目前看恐怕是必要的。至于这个年限的长短,我个人一种理解,对北京这样特殊的城市来说,恐怕会严于其他一些城市的。”
他认为,对于外地人纳税和社保年限的规定,将来也会有调整的可能性。“比如说3年。如果过一段时间,我们的房价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回落,那么放宽限制条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