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党的建设 >> 正文阅读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述论
来源:中央文献研究室  2014-07-17 15:03:53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再用10年的时间,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这是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发展阶段。达到小康水平,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在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1995年,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提前完成;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总量”和“人均”都提前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由此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提前完成第一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这是邓小平1987年4月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时就已经预料到的。他说:“第一步的原定目标可以提前在今年或者明年完成。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步就很容易。看起来,第二步的目标也能完成。”

 

  在完成了前两步战略目标,达到总体小康以后,第三步应该怎么走?邓小平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步骤,但他告诫后人,“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相信我们现在的娃娃会完成这个任务”。

 

  在达到总体小康后,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如何部署?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在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并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小康进程综合分析》报告:全国74.84%人口达到小康水平,12.82%接近小康水平,12.34%离小康还有较大差距。分析报告所依据的小康标准,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5个方面,16项指标。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明确了21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10年,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大发展打好基础;到2020年,力争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江泽民提出的这个21世纪前50年的发展构想,被称为“小三步走”或“新三步走”,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十六大以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2003年,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率先制定了省一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大类、18项、25个指标。核心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目标是在2010年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5年,包括苏州、无锡、昆山、张家港、常熟在内的苏南地区,提前5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正在朝着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推动着党的理论创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既与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具有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突出富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党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方向更加具体、发展蓝图更加清晰。

 

  从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至今,我们已经走过整整30年不懈奋斗的历程。30年间,我们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历了从“建成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建设“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目前,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11年,距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40年的时间,还需要继续努力奋斗。“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